第四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会议现场 (刘杰 摄)
第四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会议现场 (刘杰 摄)
2022年7月29日—31日,由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在韶山胜利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求索》《毛泽东研究》等媒体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关于中共党史论著及版本研究”主题,从多个视角和维度进行交流,激荡思想,形成共识。
新时代——深化毛泽东著作版本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理论逻辑、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对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杨明伟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持续深化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因为毛泽东著作及各种版本中,体现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的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包涵了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反映了我们党一路走来的清晰路径,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也传递着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未来必将取得更加伟大胜利的“密码”。要读懂毛泽东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毛泽东著作。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关切,围绕新时代学术研究热点,深入探讨毛泽东著作及其版本问题,研讨主题一次次深化、影响力一步步扩大。
新收获——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成果丰硕
近几年,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从多个视角和维度展开研讨交流。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杨明伟研究员指出,在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这一报告发表80周年之际,会议将其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选题之一,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指导作用。毛泽东这一报告系统、全面、科学地阐明了党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象和立场,认真地思考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过去以及如何走向未来的问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而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的先河。《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对我们党先后作出的三个“历史决议”,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蕴含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必须牢牢掌握的伟大智慧和辩证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蒋建农教授认为,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作题为《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全面系统地阐明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方法、立场、切入点和中共党史的分期,以及如何评价党史人物等问题,不仅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而且对于进一步肃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影响,彻底纠正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则从情感维度来阐述如何阅读毛泽东著作,并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政党性质、文化底蕴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毛泽东著作形成的缘由。毛泽东的著作蕴含丰富的情感,如《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中国向何处去”,“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等论述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等论述,表达了民族认同、历史自信、人民情怀。此外,《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还包括立足现实表达情感、通过比较表达情感、运用比喻表达情感、放眼世界表达情感等。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维武教授认为,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中国革命即将迎来伟大胜利之际,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28年奋斗历程,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做了什么事、中国共产党还将做什么事、中国共产党最后要向哪里去四个问题,以其独特语境,从理论上透彻而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时至今日,文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论述,对总结和书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李佑新教授以毛泽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写作时间商榷》为题,通过历史文献的考察和比较,提出了《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具体发表时间的商榷意见。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胡为雄教授以毛泽东审阅、选定和主持编辑的《整风文献》为分析对象,指出《整风文献》的杰出之处是,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加以精确而通透的说明,不仅解决了困扰中国共产党近 20 年的实践与理论难题,而且还解决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难题。《整风文献》在中国共产党转型现代政党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上具有里程碑般的地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刘建武教授、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夏远生研究员、国防大学周炳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朱继东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梁怡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体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世珍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兵副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付克新副教授、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朱春飞研究馆员先后作了大会发言。
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一批青年学者向大会汇报了研究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的一些心得和成果,昭示着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人才辈出。
新征程——书写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新篇章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开展毛泽东著作及版本学术研讨,有利于把毛泽东著作蕴含的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挖掘出来、宣讲出去,充分发挥毛泽东著作立德树人、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激发起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迈上新征程,如何做好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显中教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一是要聚焦主题,拓宽论著广度。比如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国内专家和国外专家研究版本结合起来。二是要面向未来,提高研学高度,把准政治站位。三是要在厚实理论中,提升研学效果,不拘泥于考证,注重史料与事实,党史系统研究要全面。四是要在回应问题中,提高针对强度。五是要在超越前人中,加大创新力度。六是要对史料收集考证更加严谨。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资料收集水平。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杨明伟研究员着重强调,深化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第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指引,深化毛泽东著作中的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的研究。第二,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深化毛泽东著作中蕴含的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丰富内容和深远智慧的研究。第三,要着眼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新征程,深化毛泽东著作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思想方法的研究。
Copyright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2008-2022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5078号-2
本网站所有资料,未经许可,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