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英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九十六年前的一个夏夜,毛泽东亲自在自家阁楼上主持了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4人的入党仪式,建立了由毛福轩任书记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他的成立与发展,推动了韶山乃至湖南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2021年4月23日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开展“缅先烈 学党史 颂党恩”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之际,有幸邀请到了“韶山五杰”烈士的其中三位后代:庞叔侃烈士侄孙庞可成、钟志申烈士孙子钟洪勋、李耿侯烈士侄子李银甲,大家聚集在庄严神圣的韶山毛泽东广场,共同追忆韶山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
缅怀革命英烈,砥砺初心
鉴往事者,知来者。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今天我们在韶山这片红色沃土上缅怀先烈,就是在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要记住,共产党员是杀不绝的啊!”这是1928年,“韶山五杰”之一的钟志申烈士就义之前,在遗书中写下的文字。
“每次读这封遗书的时候,我都泪流满面,太感动了,革命胜利太不容易啦!”钟志申烈士的孙子钟洪勋几度哽咽地说道,“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革命年代一个小小的韶山冲都牺牲了那么多人,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先烈的鲜血,这是一片红色沃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他们的事迹。”
“先烈不能被遗忘,历史不能被掩藏。在生死面前他们选择中国共产党,我印象很深刻庞叔侃烈士被捕后对敌人说的一段话‘自从落到你们手里,我就没想活过。我为革命而死,心甘情愿’这是怎样的一种革命情怀啊,才能将生死抛之脑后。”来自韶山学校的一名老师参加完活动后感慨地说道。“烈士的献身精神对我们的工作是最好的激励,教书育人我们更深感身上的责任之重,培育好下一代我们必须尽心尽力。”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全是细节,历史全是故事,凡此细节、故事无不都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重温百年党史,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磅礴力量。
李耿侯烈士的侄儿李银甲,已是古稀之年,为了参加此次活动,专门从常德乘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到韶山,“对韶山我们真的是太亲切了,就是回家的感觉,韶山的先烈们,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我们身体欠佳,但还是会经常来韶山缅怀他们,他们留给我们的是精神的传承。” 当说到子女教育时,李老一脸的自豪,自己的四个子女都很优秀,从小就跟他们讲烈士的革命故事,教育他们一定不能忘记先烈们的牺牲奉献,要传承好这些红色基因,每当生活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鼓励他们从这些先烈的事迹中寻找重新出发的勇气和力量。有一个儿子现在学校教书,真正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了,也会经常给学生分享一些我跟他讲述的先烈故事,真正地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也。
国是千万家,每个人在自己岗位上的坚守,就对家的守护和对国的热爱。生于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将对先烈的缅怀和感恩,汇聚成在平凡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实际行动。
开创伟大事业,共享成果
如今的韶山冲,早已“换新天”,这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尤为重要,只有知道党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身在何处,才能去往何方,更好地走向未来,不断汲取奋斗前行的坚定力量。
“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自信满满,对党充满了信心,社会各项工作都公开、透明、公正,教育、卫生、医疗各方面都得到很大改善,我们还有家庭医生,会上门为我们看病。”一名韶山冲的志愿者一脸幸福的说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心中有人民,自己的荣光、辉煌依靠人民,成果也必然由人民共享。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追忆这些革命先烈,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传承,不忘来时路,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行稳致远!
Copyright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2008-2022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5078号-2
本网站所有资料,未经许可,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