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往日清静的图书修复室人气爆棚,格外热闹,在手工纸制作活动现场,有的在取纸浆,准备制作,有的在压实漏纸,吸取水分,有的在纸浆上铺排花草、喷涂色彩,进行创作。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庞宁波老师便给大家展示并介绍纸张制作的材料与工具,指出不同的纸浆可以制作出不同质感的纸张,然后讲授了纸张制作的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实践演示。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大家发现看似简单的步骤颇有讲究,另有学问,例如取浆手法不对,漏纸上的纸浆就铺贴不均匀,漏纸粘合不严密,就很难揭取纸张等等。虽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但大家毫不气馁,乐此不疲地沉浸于纸张制作中,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来自纸张的生命色彩和艺术创作美。
动物骨骼、青铜器、简牍、丝帛等先后作为文字载体出现在人类历史中,自晋代至今,纸已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成为文化延续,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古籍修复小组联合活动策划小组举办此次活动,既能让大家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增加历史文献修复知识,提升古籍修复实操水平,也能让大家在体验纸张制作的乐趣中感悟历史的厚重,传承灿烂的中华文明。
作品展示
(供图:贺彪 刘杰)
Copyright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2008-2022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5078号-2
本网站所有资料,未经许可,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私自转载